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 正文

“你们乐天知命地等着光明的来到吧!”

时间:2018-11-28 14:05:28      发布人:      人气:
分享到:

 “你们乐天知命地等着光明的来到吧!”

——给父母亲的绝笔信*

 

父亲并转告母亲: 

儿于十九日下午三时半被捕,到现在还不知是否有与双亲再见的机会。我自己心中很相信不至马上死,因为我已经有不死的可能。现在假定我死了,向我最亲爱的父母写这封信。

人终不免一死,死是最寻常的事。死于枪弹之下,更其比死于床褥之间的痛快而有意义。你们千万不要为我悲哀或可惜,更不要把我的死当作耻辱。

我生时因奔走各地,不能对我亲爱的父母有很好的物质与精神的安慰。但是我想明白的父母决不以此责我恨我,“为公忘私”,“为国忘家”,是古有明训的。

我死后,父母生活自然要更加悲惨艰难,但是你们只要能够想得明白,心头一定还是很快活的。青菜淡饭不愁没有吃,爵岙姐夫姐姐处,一定可以供给一些饭食之资。大舅父处,你也可亲去(或叫母去)弄一点钱来。

我死后,文翠①自是悲苦,她如能守守之,不能守也千万不要加以反对,再嫁……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对我的儿女们,我就怕父母太娇养了,娇养的结果,必是造成不成器的东西。华山长大后,小学毕业即不必进什么中学大学,最好送到工厂去做工。

父亲和母亲都是年老衰弱的,经不起悲哀恸哭的。你们一滴滴的眼泪都会滴在我死鬼的心上,使我不得安睡。父母!你们乐天知命地等着光明的来到吧!

 

  你的儿子  

四月廿二晚绝笔

--------

*1928年4月22日晚, 卓恺泽在武汉国民党卫戍司令部的监狱里,借着走廊微弱的灯光的灯光,艰难地写下了给父母的这封信,几天后,当这封沾满了血迹的信笺辗转到他的父母手中时,只有23岁的卓恺泽已经英勇就义了。

①卓恺泽之妻林文翠。

 

个人简介

卓恺泽(1905-1928) 

浙江奉化人,笔名砍石。192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1月起,先后任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青年团北京地委委员兼宣传教育委员会书记,中共北方区委宣传部宣教委员兼中共北京地委宣传部长,共青团北方区委宣传部长。1926年6月返回家乡。领导开展农民运动,组织成立农民协会。10月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协助编辑(中国青年》1927年2月被达为共青团江浙区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5月赴武汉出席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委员,会后留团中央宣传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被团中央派往浙江、江苏指导团的工作。9月当选为中共浙江省委委员,11月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同年底被调往上海,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领导工作。1928年3月,任团中央特派员兼团湖北省委书记,负责重建团省委。4月19日在武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4月26日英勇就义,时年23岁。

  

他们的故事

以笔为枪直刺敌人心脏 

1905年10月,卓恺泽生于浙江省奉化县松岙村。其父卓祥光  为人正直,常给村里人看病:母亲庄氏主持家务,生两女一子。起初家境较富裕,后来逐渐破落。

1923年8月,卓恺泽考入北京的华北大学预科。在频繁的革命活动中,他结识了一批共产主义者, 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承担了大量党的宣传工作。他十分注重对革命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以探寻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有一次,他读了《中国青年》上刊登的林育南的文章《军事运动与革命》以后,对文中的一些提法有疑义,就写信给《中国青年》的主编恽代英。他在信中提出,中国“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因此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革命,革命的步骤是由宣传而组织,由训练而军事行动。恽代英十分欣赏他的求知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他提出的问题,都一一作了答复。

卓恺泽积极发表文章, 阐述革命理论,宣传党的主张。在《中国青年》第84期上,卓恺泽发表了《讨论国家主义并质曾琦》一文,对国家主义派干扰革命斗争方向的谬论进行了批级。文章尖锐地指出:“在军阀统治下的国家,我们被压迫的人们,是否值得死心塌地去爱它?“我们也主张爱国,不过我们爱的是无产阶级的国家,

不是资本家的国家,是以国家为过渡到世界主义的工具,不是把它看做终极的偶像。

1925年,国民党新右派向共产党和主张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国民党左派展开了进攻。以戴季陶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的“理论家”们大造反革命舆论,攻击中国共产党,攻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先后抛出了《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等小册子。卓恺泽对此予以毫不留情的反击,揭穿了戴季陶等人的面具。在8月19日出版的《政治生活》第47期上,他以《戴季陶心劳日拙》为题撰文,鲜明地指出:在反共健将江亢虎复辟阴谋暴露的时候,在国民党右派正想由国民党中驱逐共产党人的时候,在中国民众正在和帝国主义及媚外军阀肉搏的时候,自称“中山先生的信徒戴季陶”,纠集一伙人,“在上海从事于小册子的著述,隐含着‘反共产党’的意味,这是值得注意的事”!

在北京近三年的时间里,卓恺泽参加了历次有影响的革命活动,发挥了骨干作用。1926年6 月,卓恺泽离开北京到南方从事革命活动。他根据自己亲身体验,为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程度和政治觉悟,编写了《青年平民读本》四册,每册均为24课。第一册的内容是人们最容易了解的事实和观念,如“富人坐在家里吃鱼肉,农工劳苦做工喝薄粥”,“士农工商四种人,父母生来本相同,为甚要分富和穷”等。第二册起,内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军间割据,连年混战,资本家,土豪劣绅横行城乡各地,弄得劳动人民困苦不堪,非起来革命不可。这四册读本的稿子经恽代英等人修改后,由上海书店公开山版发行,影响很大。

1926年10月,卓恺泽调到团中央宣传部编辑《中国青年》。仅四个月时间,他在《中国青年》发表的文章就有20多篇。这些文章观点鲜明,说理清楚,如投枪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在这些文章中,揭露和批判国家主义派的占相当篇幅。他指出: 国家主义者每以民主为口头禅,实际上却“羡慕法西斯专政”。对国民党右派,他更是一针见血: “北伐军占领武汉、九江以后”, 那些“从前反对国民政府”的右派和“北伐将领亲戚故旧”,“ 都跑到青天白日旗之下去图‘发展’了” !文章提醒民众,要“谨防扒手”,不要把“革命前途的命运断送在这些人手里”。

1927年2月,被选为共青团江浙区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他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加了武装起义的宣传工作,起草了《宣言》《告民众书》以及标语口号、传单等。他杰出的工作能力和奋斗精神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牺牲以后,周恩来曾专门作文悼念。共青团机关刊物《列宁青年》刊登了悼念卓恺泽的文章,称赞他“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坦白爽直的胸襟是值得每个革命青年模仿的”。

(作者:王淑玉、汪成法、黄永伟,资料来源:中华英烈网)

 




上一篇:“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下一篇:“实现我们真正的恋爱”

CopyRight © 2018 dangxiao.nit.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 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瑶湖校区)邮编:330099;  南昌市北京东路59号(彭家桥校区)邮编:330029